王貞乃皮膚科診所 院長 王貞乃醫師著作

漫畫家JC.W於2020年5月,為此篇網誌特別繪製的插圖

打扮入時的胖太太,很客氣的對我說:「其實我也沒什麼大毛病,就是皮膚過敏嘛!兩邊腋下及股溝容易癢,時好時壞的好幾年了。我聽人家說你這兒的藥膏特別好,今天特地撥空來跟你拿個藥膏擦擦。」

「診室的門已經鎖上了,沒有外人會進來。請你把衣服掀起來,我幫你看看是什麼問題。」

 「就是過敏嘛!不必脫衣服看啦!我到過各大教學醫院的皮膚科,那些教授們的病人好多,一聽我說是過敏,根本不必看,就知道要開什麼藥給我擦。果然一擦就好,只是藥膏太小條,好了一些,問題又來。」

病人覺得我的段數太淺,也可能是故意刁難她。

「我沒有透視眼,無法看到衣服裡面的皮相。還是請你把衣服拉上來,我先看看腋下的皮膚。」

胖太太覺得不可思議,竟然會遇到這麼不上道的醫師,不得已只好東拉西扯的把連身旗袍拖上去。

其實是念珠菌感染,又因為長期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,所以病變處就像樹的年輪,一圈圈的往外擴張。股溝處更慘,因為肥胖及走動摩擦,有些地方已經破了皮,滲出淋巴液了。

想到我得收拾這個爛攤子,就覺得很累。這個八十多歲的老婦人,不僅有糖尿病,而且控制不良。現在再加上這個類固醇藥膏導致的念珠菌感染,更是雪上加霜。通常用過類固醇藥膏的黴菌症,改用抗黴菌藥膏時,初期反而會癢得更嚴重。

在我一一說明治療方針及注意事項後,我不知道她能了解多少?我祈求上天保佑她能熬過黴菌的反抗期,並依照醫囑的持續塗抹三個月,來治癒皮膚病。也拜託其他醫師遇到她的時候,一定要睜開眼睛,看到皮膚的病變才能罷休。

這麼典型的病症,只要讓醫師看上一眼,就是實習醫師也能照著教科書做正確診斷。如今搞成這樣,我真不知道這該算是誰的錯?

就這麼湊巧,當天下班後,一回到家。兒子就對我說:「我的同學說他有香港腳,想跟你要一條藥膏。」

「他可以利用不上學的星期六早上來看診。雖然週六的門診已經額滿了,可是看在你的份上,我可以幫他加個號。」

兒子一聽,撇撇嘴,很不屑的嘀咕:「死要錢!」

這真是非同小可的誤解,我趕緊把兒子叫到跟前來。我一直以為從出生就親自帶大的兒子,應該很了解父母的為人。更何況「看過病、再用藥」的基本法則,從小就在醫療生態中長大的孩子,怎會不懂呢?是青春期的關係嗎?

教育專家說:「遇到青春期的孩子,要和他們講道理。」

『香港腳』是足癬的俗稱。當年英軍入侵香港後,因為環境潮濕悶熱,這些穿著軍靴的英國軍人紛紛感染了足部的黴菌症,英國軍醫不懂這種常見的熱帶疾病,就以『Hong Kong Foot』來形容此症。足癬的皮膚變化多形多樣,有的是起水泡、有的會溼溼爛爛的、有的只會猛脫皮、有的只是紅紅的裂了一條縫,還有的腳皮厚到不用穿鞋子也能走路,這也是足癬的一種。請問他是哪一種?每一種形態的足癬用的藥都不一樣。甚至病患的生活狀況,例如:要不要整天穿著絲襪或長統靴?手腳的出汗程度?對疾病的認知?在在都影響到藥物的選擇。更重要的,他真的是香港腳嗎?會發生在腳上的皮膚病,不是只有足癬而已,多的是汗泡疹、乾癬或腳掌角化症等等,這些皮膚病用的藥物都和足癬的不一樣。

兒子閉緊嘴巴,好像有把話聽進去。

「我的藥庫裡有兩百多種藥品,藥廠請我試用的最新藥品更是不計其數。我隨手拿個藥膏給你,敷衍了事,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。可是你想想,萬一不對症,皮膚病越擦越嚴重時,你的朋友會怎麼想?——『你的媽媽真笨,連香港腳都醫不好!』到時,你不僅沒面子、還少了好幾個朋友。所以,找皮膚科醫師看病,一定要讓醫師看到皮膚病。若是當時沒有病症,也要和醫師詳細討論。那是愛護自己,也是尊重醫師的基本態度。至於錢嘛!我的經濟能力還沒壞到連掛號費兩百元,都斤斤計較的程度。事實上,許多健保不給付的藥品,我都是免費送給病人的。醫好病患的樂趣多,多過存摺裡的數字!」

大家都說當皮膚科醫師最簡單,看一眼就了事了。沒錯,甚至有時診斷錯了,病也會好!因為很多皮膚病都會自己好起來。其實最大的挫折來自親朋好友的「給個藥膏吧!」

當他們說這句話的時候,千萬不要以為是信賴你,只要你給個藥,就好像下了符咒般的藥到病除。坦白的說,他們根本就以為皮膚病隨便擦擦藥就會好,才不會尊重你的專業能力。我最常聽到的話就是:「這麼簡單的皮膚病,我形容給你聽就夠了,還要看了才能給藥啊?小氣!不給就算了嘛,說那麼多理由幹什麼!」

我有時真不敢參加親友聚會!簡直就是職業傷害!   

【出處回顧】這篇文章收錄在「皮膚科醫師說故事-2 」裡面,當年的兒子是國中生,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。可是到現在,還是有病人或是親友仍然說著同樣的話!

無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