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月9-10日的大學同學旅行團,第一站就是拜訪南投縣水里鄉的車埕火車站。我們的旅行計劃書寫著:"下午3點30分-5點,台灣最美的日式山城小鎮~車埕火車站"

一下車,看著山景,也看著山嵐緩緩降下,心胸舒暢。

氣象小百科說:「山嵐 」一詞文人詩人用得多,它大部份出現在山區。因日間山頂日照多加熱快,空氣膨脹,氣壓較低,山谷裡的雲霧沿著山坡望上爬升,這就是山嵐。

穿過鐵道,沿著階梯,來到熱鬧的車埕村。看得出來車埕正積極發展觀光,不僅有玩的、有吃的,還有酒可以喝。懷舊的木業展示館,更幫忙上了一課。

維基百科說:車埕車站位於南投縣水里鄉車埕村,為臺灣鐵路管理局集集線的鐵路車站。埕是臺灣話「場」的意思。昔日埔里糖廠於1916年始,以台車運送糖到車埕車站,再將生產的糖運出,在車埕車站前有台車停放,站名因此而來。

車埕早在日據時期因蔗糖、樟腦、木材等之輸運交易以及日人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,而盛極一時。直到1937年電廠完工後,讓車埕才沒落寂靜。接著,車埕在50-70年代,因木業發展,又有一段輝煌熱鬧的歷史。

現在的車埕站風貌,是經歷921地震的嚴重毀損後,由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重新整盾,據稱是使用原木重建而成的。因為目前還在修建中,我期待下次造訪時,會更讓人驚豔。

我們在這邊兵分兩路。有些人去貯木池看風景,其他的人去車埕老街,看鐵道、車廂及車埕木業展示館。

貯木池?收集木頭的池子有什麼好看?沿著鋪著木塊的環湖步道走去,絕對顛覆你的想像。識途老馬的瑞昌與翠苹,帶著大家見識山林之美。

貯木池過去是用來貯存原木的池子。50年前,車埕木業發達時,會將原木浸泡於池子內,讓樹脂釋放,延長木頭使用期限。如今,木業不再,政府將貯木池週邊規畫了環湖步道,並且種植多種植物,整體環境美不勝收!

宏仁與正旭最迷戀鐵道,所以我們走入不同的方向,去探訪舊鐵道與火車頭。

2008年6月開放的車埕木業展示館,是將產業遺址保存文物的舊廠房重建成而成。場內有各種木料展示,一進到場內,就可聞到不同木頭獨特的香氣,對我而言,是一個很新鮮的經驗。

製作精美的木業工廠模型

終於搞清楚什麼是什麼了!車埕木業展示館將平時常聽到的木頭,分別展示說明。實在太實用了!

巨大的木頭切割場實景

在館內,我還看到一些有趣的事物。看到這個告示牌超心動的,若不是正旭在旁皺著眉頭,我早就衝過去啦!

禁煙廣告很成功!

還用木頭做了一具自助抽籤台,上面的收費通知單很吸引人,超有生意腦筋的。

戶外,梅花已經綻放。喜愛花花草草的我,當然不容錯過!

在懷舊的火車站,緬懷過去的事。

左圖是芳蘭與宏仁,右圖是重禮與秀琴,這兩對佳偶都是在台北馬偕醫院相識相愛,結為連理的。葉宏仁說:當年馬偕醫院的護士溫柔善良,超有愛心,所以我們許多同學的太太都是當年的馬偕護士。在這次的旅行中,我才獲悉當年同學中最早從生命旅程離開的呂芳燁,是在馬偕醫院見習時,肝癌併發肝衰竭。當時有許多護理師姐妹們幫忙擦澡翻身,照顧他到最後。

很慶幸這麼多年後,同學們能重逢重新認識。我們感情更勝以往,更期待再次的相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