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貞乃皮膚科診所 院長 王貞乃醫師著作

帶狀皰疹就是台語所稱的"皮蛇",雖然與蛇無關,但台灣的傳統醫療認為這是蛇精作祟,蛇怕蜈蚣,所以要在皮膚病變處以蜈蚣圍住,避免病情擴張。事實上它是由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,是曾經感染過水痘的人才會長帶狀皰疹。

第一次感染到這個病毒時,是出水痘。出過一次水痘後,可終生免疫。但這些病毒會潛伏於脊椎神精節內,當受到刺激時,這些病毒會再次活動起來並沿著神經分布的走向,遊走至皮膚上。再逐步出現紅腫斑塊,並合併水泡或膿泡,同時也跟著出現痛或癢的神經症候,受損的皮膚最後會結痂,並留下色素沈澱的痕跡。 因為大都呈現帶狀分佈,所以稱為帶狀皰疹。

只有少數免疫力有缺陷的人,例如愛滋病的病人,就有可能像出水痘般的水泡,散落狀的遍及全身,甚至發生病毒性肺炎,這就有生命危險。要注意的是當水泡出現在額頭時,是顏面三叉神經的眼枝受到會侵犯。不僅臉部皮膚腫脹,眼睛的角膜也會起泡受損。稍一疏忽,延誤治療,會導致角膜發炎留疤,而造成失明。長在肛門附近的帶狀皰疹常令人解尿、解便困難而痛苦不堪。

從出現紅疹開始計算,到最後結痂脫落,通常需要2到4週,但只會單側發生。古老傳說:〝蛇纏身,人就死〞,事實上,不可能發生的。

許多患者在出現紅斑的前一週,就先有神經痛或皮膚搔癢的情況產生。
我遇到幾位不幸的患者,因為左胸疼痛而被診斷為心肌梗塞,住院檢查。最後等紅斑及水泡出現後,才真相大白。
更有一位病患因為右下腹疼痛,被診斷為闌尾炎,被送進開刀房剖腹探查。就在住院修復時,沿著右下側軀幹出現紅斑水泡,才驚覺損失大了!
有更多的民眾是先有局部的神經痛,貼了狗皮膏藥後,隔天出現紅斑,繼而水泡。誤以為是貼布過敏,又自行塗抹類固醇藥膏,搞得愈發不可收拾。
也有先以搔癢及小紅疹表現的帶狀皰疹,常被誤診為蟲咬,而延誤治療。

身體的各個區域都可能出現

誰會罹患帶狀皰疹,沒有人可以預測。但是很明顯的,那些身體虛弱、工作勞累、身負重病的人,常是首當其衝的候選人。很多人以為和水痘一樣,得過了就不會再來,一輩子只發生一次。可是根據這幾年來的觀察,得過兩次以上的,大有人在。尤其罹患癌症末期的病患,特別容易再次發作。

幾年前,帶狀皰疹疫苗已經研發上市。也許接種疫苗前,未被正確告知相關知識。許多注射過的民眾誤以為有打過帶狀疫苗,就從此不會發作。事實上,我在診所已經遇到多例在他處打過疫苗,卻仍發生帶狀皰疹的病患。甚至有位女士,5年前曾在國外打過疫苗,卻在這5年中,已經發生兩次不同部位的帶狀皰疹。

有人就會問:"那麼到底要不要打帶狀皰疹疫苗?"
例如水痘,我看到許多有照規定打水痘疫苗的小朋友,還是出了水痘。但是,這些孩子的病情都很輕微,可能搔癢這件事,讓他們比較不舒服。吃了抗組織胺,多休息,3-5天就沒事了。
我也注意到:有打過帶狀皰疹疫苗的民眾,發病的情況比毫無防備者,要輕微的多。所以,65歲以上的民眾在身體健康時,施打疫苗,是合理的事。但切記:有不明性的神經症候及皮膚變化時,還是要儘早請教皮膚科醫師。絕不會因為打過帶狀皰疹疫苗,就永遠不會得帶狀皰疹。

帶狀皰疹和水痘都可以用高劑量的acyclovir 、Famciclovir或 Valaciclovir 治療,這是全世界通用的良方。但下藥的時間要早,等到水泡全跑出來時,再用這些藥,效果就差多了。所以當被診斷為帶狀皰疹時,就應趕緊口服抗病毒的藥物。

而且一定要了解:絕不會吃第一顆藥丸,就藥到病除。通常在治療的前三天,仍會有新的紅斑及水泡,沿著神經枝幹的分佈,陸續出現。第四天起,就很少有新增病兆。整個過程可以注意到:服用藥物以後,新發出的紅斑水泡會先收口,反而是最早出現的水泡,最後安定。會留下疤痕的地方,也是最早出現的區域,所以治療要趁早!

每個人發生的病況程度及接受治療後的反應也大不相同,舉出下列三例供大家參考。

70歲男性發病第五天就醫,整個右邊胸廓佈滿紅斑及水泡。雖然兩天前,已在其他診所開始服用皰疹治療藥劑,可惜因上一位醫師未告知疾病的進展過程,導致病患擔憂而懷疑診斷,並中斷藥物治療。隔天情況更嚴重,才來我的診所求助。
發病5天紀錄:病患主訴極為疼痛,幾近無法入睡。

治療2天後,仍然極不舒服,但病患已有心理準備,願意繼續接受治療。

治療5天後,已經明顯改善,病患也較為安心。

病患接受完整7天療程以後,雖不再服用皰疹治療劑,病情仍穩定的改善中。這是發病後第16天,皮膚病兆已經進入結痂期的紀錄。

60歲男性發病第三天就醫,整個左下軀幹已有紅斑及細碎的水泡。由左至右,說明如下:
左:治療前,極為疼痛。
中:治療2天後,病兆處更紅更痛,水泡也明顯浮出。
右:治療4天後,情況大為好轉,疼痛度減輕許多。紅斑消失,皮膚面轉為發炎後的色素沈澱,水泡明顯乾縮。

治療6天後,水泡處已經結痂,準備修復。左側腰部仍不時疼痛,但已經不影響生活作息。

40歲男性發現腰部有紅斑及水泡,於第四天開始接受治療。從左至右,說明如下
左:為治療前,有疼痛不適,但可以忍受。
中:治療2天後,紅斑內縮,但水泡更明顯。仍有神經抽痛。
右:治療4天後,紅斑消失,水泡自中間扁縮。神經痛的症狀幾乎不再出現。

經臨床證實,帶狀皰疹的病患若在第一時間接受藥物治療,把握住治療黃金期,就能減輕日後的神經疼痛,也可以少些疤痕。口服藥物的治療:Acyclovir 800mg 的錠劑,一次要吃一顆,4小時吃一次,扣掉睡眠期,一天要吃5次,連續7天。

永信藥廠的Acyclovir 800mg 的錠劑

如果是不會吞藥丸的病患,我會建議自費服用"抗濾兒Famvir",一天三次,一次一顆,連續7天。

或是"怯疹易Valtrex"一天三次,一次2顆,連續7天。

註解: Famciclovir或 Valaciclovir 仍有健保給付的限制條款,只有免疫不全的病患才得以健保藥價支付。

漫畫家JC.W為了這篇網誌文章繪製的圖像

善用醫藥,讓生命更有保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