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看到今晚的菜色品項,立馬了解菜單封面的說法。原來是將台灣從北到南,從西到東的在地食材入菜。要在一頓飯的時間,環島旅行一趟。而且將臺灣傳統工藝,也融合在菜色裡。

2020年4月5日,很幸運的,我們一家四口,又佔到了超級包廂。

視覺感受超強的女兒,對樂埔町的餐具也超有感覺的!

【北臺灣】茶胖 燻 瑪塔 -烘培技藝
英式伯爵葡萄/主廚特製奶油
有嚼勁的麵包搭上桂圓燻奶油的抹醬,成就了超級無敵的組合!


【東臺灣】丁挽 喬 計時-花藝
白旗魚塔塔/百香果/茄子
若不看菜單說明,還真不懂這道料理的字義。原來白旗魚稱作"丁挽",百香果的臺語就是"時計果",茄子的臺語不就是’喬"嗎?把它們加在一起,竟然變成一盆花!



如果你不吃魚,那麼主廚會給你吃醃製的和牛料理。

【中臺灣】澎果 浪 人鰺-編織
昆布醃牛港鰺/蘋果/柴魚高湯凍/山葵
這道做工細緻的料理,又好看又好吃。一條條像火腿片的,其實是醃漬蘋果切片。我不相信蘋果可以切得這麼薄,還試著扯扯看,竟然不容易拉斷。蘋果條的下面是用昆布醃的牛港鰺,非常爽口滑嫩。蘋果條的上面塗上金粉,根本就是個編織藝術!




如果你還是不吃魚,那麼主廚會給你吃清爽的胭脂蝦。

【南臺灣】十石 蟹 金沙-染色
蟹肉豆腐/百合根/鹹蛋/魚露/薑黃
“十石"指的是黃豆,又稱"金珠","金沙"指的是鹹蛋。"蟹"指的是牛蹄蟹的蟹肉,蟹肉跟百合根都溶在豆腐裡面了。將蟹肉、豆腐、鹹蛋及薑黃交織在一起,形成這絕美的擺盤。一開始捨不得吃,結果,好吃到舔得一乾二凈。



【南臺灣】麻薩 末 馬告-剪貼
馬告雞湯/馬頭魚/虱目魚/山藥
掀開蓋子,看到一片片仔細排列的鱗片,霎那間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。馬頭魚是這道魚肉的主體,在馬頭魚上方放上用虱目魚與山藥做的虱目魚漿,最後將蘆筍一片片的以"剪粘"的方式拼貼在魚漿上。銜接得恰到好處,太讚了!






註解:馬告又稱山胡椒,是山林裡的黑珍珠。它的香味類似檸檬、香茅與薑的香氣。
如果你仍然不吃魚,那麼主廚會給你喝一碗超讚的特製玉米濃湯。

【南臺灣】秋姑 花 殼仔-彩繪
炭烤秋姑/櫻花蝦/舞菇/蕃茄奶油醬
炭烤的櫻花蝦覆蓋在魚肉上,是怎麼想出這種做法的?那綠色豆泥的花紋又是怎麼畫出來的?





如果你抵死不從,就是不吃魚,那麼主廚會給你吃羊排。

註解:如果你看到桌上的刀叉餐具,有這個標記,你就不能對這家餐廳等閒視之。

菲力 牛 台灣
臺灣牛菲力/芹菜/野菇/蕪菁
光是看這一盤,就像是一幅畫,捨不得劃下第一刀。





青花 牛 洋薯
牛小排/青花筍/洋芋
很震驚的把肉質的鮮嫩照下來!





洛神 蔗 燻鴨
鴨胸/酸菜/蔗燻鴨腿/洛神花



魚子 醬 龍蝦
鮮龍蝦/魚子醬





【東臺灣】鱸鰻 醜 美人-陶藝
臺東池上冠軍米/鰻魚
原本以為"醜美人"指的是鱸鰻,結果竟然說的是稻米。當地人覺得米粒難看,但蒸煮之後,卻超好吃的,所以稱這臺東池上冠軍米為醜美人。還附了"特調鰻魚醬"攪和來吃,真的提升了整個蒸飯的鮮味。






【東臺灣】金柑 抹 茶糕-泥塑
金棗/巧克力慕斯/抹茶蛋糕
原來金柑又稱為金棗。蝴蝶停靠的地方是以大理石紋路來象徵"泥塑",中間包裹了金棗凍及巧克力慕斯。抹茶糕是指抹茶蛋糕,像草地綠意盎然的是抹茶蛋糕。




【中臺灣】柑仔 冰 奇葩-雕刻
柑橘冰淇淋 / 麻糬
看到雕刻在樹幹的葉子,因為與冰淇淋上的葉子,幾乎一模一樣。我們不死心的一再撥弄黏在樹枝上的葉子,一直期待它:"也許是巧克力做的,也許是可以吃下肚的!" 最後終於死了心,把樹幹撐起來,聊表心意!





【北臺灣】昀選 蜜 香茶
這是金獎蜜香紅茶,配上典雅的杯盤,更添甘韻。

整個晚上,我一邊品嚐,一邊嘖嘖稱奇,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。樂埔町的團隊實在太厲害了!
要離開時,才發現玄關處,擺了鼎鼎大名的"歪腰郵筒"的複製品。這曾是許多人會心一笑的景象,也是臺灣人民歷經多重磨難,仍然努力堅持所在的寫照!

謝謝樂埔町主廚蔡昀諺,以法式料理手藝融合臺灣各地傳統工藝,造就一道道佳餚。不僅色、香、味、形俱全,讓我更了解我的所在,讓我更愛台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