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事情不記錄下來的話,一定會遺忘。有些事情不去做的話,絕對會遺憾。我要將這些讓我們的生命變得不一樣的人和事寫下來,與你分享讓我感動的片段!

2002年的一個晚上,王正旭興沖沖的拿了一張聯署單,告訴我:「要成立一個民間公益團體,來服務癌症患者及家屬。」
我潑他冷水:「你要做的事情還不夠多嗎?你的媽媽生病了,正在治療中;你的孩子們正值升高中,升國中的升學壓力戰場;你在醫院的工作老是忙不完,回到家都幾點鐘了?假日還有一堆開不完的醫學會….,你是超人啊?更何況台灣社會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協會,基金會,叫嚷著要幫助困難人,所以哪有多餘的人需要你們服務?」
見我不支持,他拿著聯署單給我看,告訴我說:「在上面簽名的,都是社會上有公信力的人哪!」
我接過來一看:席慕蓉,靳秀麗,林志炫,簡志忠,馬雨沛…。我聽說過這些人,但我不認識他們。我心想許多人參加公益團體不就是想要沽名釣譽,既不去開會,也不幫忙做事,只想搏個大善人的好名聲。這些名人們能幫協會做什麼事?

我當時完全不了解王正旭在做什麼事。我警告他:「不可以隨便簽字,不可以擔任有的沒的理事什麼的,不可以….。」我覺得我在保護我的丈夫,我怕思想單純的他被騙入不正經的團體,到時要背負龐大的債務,甚至搞不好還身敗名裂…

就如同以往,王正旭想要做的事,我是一點都無法阻擋。他不僅參加癌症希望協會,還喜滋滋的當了監事主席。後來,竟然臨危授命,當起理事長。
協會進行活動時,基於禮貌,我會配合參加。我很好奇是哪些人會加入這種團體?王正旭告訴我:「大多數的人是自己或家屬得過癌症,經過這些病痛折磨後,希望能凝聚大家的力量去幫助正在受難的病患及家屬。」

我開始認識癌症希望協會裡的成員…

馬雨沛告訴我忙碌生活中的趣聞:每天一大早,總來不及化妝就搭上社區交通車上班。所以常常就在車上化起妝來。有一次還未上妝時,就有人問她:「你長得好像是在電視台工作的主播馬雨沛呢!」馬雨沛一邊化妝,一邊回答他:「等一下就是了。」我喜歡她的生命戰鬥力,她生下孩子並且親自哺育他,是所有罹癌後重生的女性的典範。我記得她生產後不久,我和王正旭去探望她。透過電話得知她正忙著親自哺乳,請我們暫時在外頭等一下。我心中的喜悅真是難以形容。日後我遇到年輕罹患乳癌女性,總以馬雨沛為例,要她們勇往前行,踏過鴻溝,就是自由天地。

我很敬佩簡志忠,他說的一些自創名言常讓我受用無窮:「人老了為什麼要有老花眼?為了要看不清楚心愛的人的皺紋和斑點。人老了為什麼要記憶力衰退?為了要忘掉不愉快的往事。」

施聰杏和林文進夫婦請我們到新都里餐廳聚會,施聰杏告訴我:「任何營業場所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廁所。會把廁所整理得舒適乾淨的經營者,做什麼都會成功。」經由她的指點,我的診所裡的廁所不僅整潔而且美觀。洗手間的台子上一定有個美麗而且活生生的盆栽。

我的女兒數學很不好,我先生總以席慕蓉的數學也很糟,卻能在藝術領域上優遊自得來鼓勵她。我看席慕蓉的畫,我讀她的文章,我好喜歡她的作品。聽她講述身為蒙古皇族後裔的驕傲與責任,也好喜歡她的人。尤其聽她唱著蒙古的歌謠,想像她騎著馬兒奔馳在蒙古草原,我總會偷偷的笑一下。但我常以為藝術家都是不食人間煙火,不懂得人情世故的。這樣的想法一直到彩繪希望的比賽頒獎時,才整個倒轉過來。
彩繪希望是癌症希望協會與禮來藥廠合作舉辦的繪畫比賽。我的婆婆平日愛畫圖,在我先生的鼓勵下參加了2010年第三屆癌友組的比賽。
比賽結果公佈後,王正旭愁眉苦臉的說:「媽媽得了癌友組第一名。」
我也很驚恐,連忙說:「不可不可,這會給人笑的。趕快取消她的名次。」
王正旭又說:「可是評審們很堅持他們的決定,也說他們評選時完全不知道參賽者的背景,這是很公平的。」

頒獎的那一天,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參加。想到大家一知道第一名的阿嬤就是理事長的媽,一定會嘴歪眼斜的訕笑,誰會相信這是公平的?
我低著頭走進會場,就聽到席慕蓉站在台前說話:「在公佈名次以前,我要把這次評審的經過告訴大家。癌友組第一名的畫雖然不是畫得最好的,但是看了畫作的說明後,所有的評審都受到感動,而一致同意榜首非她莫屬。畫作的說明是這麼寫的:『癌後八年,齡近八十,走在生命交織的田園裡,有夫相伴,婦願足矣!』那是多感動人的心境啊。評選名單交出後,我們才知道這是理事長的媽媽,協會裡的工作人員有所芥蒂,問我們要不要重新考量。這項提議馬上就被我們否決。參賽者怎麼可以因為是理事長的媽媽就喪失第一名的資格?而我們這些評審們更要忠於當初的判定,怎能受到世俗的影響而更改呢?為了避免有不明事理的閒言閒語,所以我要花時間解釋清楚。」
我在台下佩服得五體投地。原來席慕蓉不僅是個藝術家,更是個通達事理的社會學家。

我第一次見到唐祖慈,就覺得這是我的同類。我們都是做事積極、疾惡如仇、態度客氣但堅持到底的強悍女人。有一次在她籌辦的聚會裡,她堅持要兩個有皮膚宿疾的人給我治療。這兩人被她煩得要命,只好來診所看病。結果一直以為是過敏性皮膚炎的女士,其實是錯用類固醇藥膏的黴菌病。而在美國被診斷為寵物黴菌症的男孩子,卻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。這兩人被醫好了,可是最高興的人絕對是唐祖慈。她原本可以遊手好閒,輕鬆享受好日子。她卻選擇另類的生活方式:善用資源、付出心力,幫助了她周圍所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人。
你注意:只要有人喊救命,唐祖慈一定是第一個跑過來的人。

2010年癌症希望協會籌辦了『防癌大作戰』的遊行活動。一開始我以為是鬧著玩的,頭上綁了布條,手持氣球棒,十足搞笑。結果,竟讓我深切的感受到民眾活動的震撼性。當天,大家繞著市政府遊行、喊口號。最後走到活動地點時,尚未得癌的人先進場並站在兩邊,迎接這些正在治療中的或是已治癒的癌症患者,走進活動場中。看到這些罹癌的戰士,精神抖擻的踏步進來,我真的是感動到流淚。

這個活動更讓我無法忘懷的是曹朝榮院長的演講。一個資深的癌症治療專家站在台上,坦白告訴大家他罹癌後的心路歷程。誠實的說出自己如同一般病患般的害怕、無助,甚至不知道要找誰開刀比較好。他全程都以台語訴說,講得好極了。
沒想到台下有個老兵模樣的老先生氣急敗壞的揮著雨傘,大聲的叫囂:「說國語!說國語!」還作勢要上台去揍人。
我就站在第一排,又怕老先生氣到中風昏倒,又怕雨傘真的飛擲出去傷到曹院長。大家急著安撫老人,怕壞了造勢活動。只見曹院長神情若定,侃侃而談,連語調都不受影響,對於這些雜音根本不當一回事。曹院長充分表現出強者的架式,實在令我太敬佩了。

站在右邊的是曹朝榮院長

因為我們都稱靳秀麗為秀麗姐,所以我們也稱邵玉銘為姐夫。他們夫妻倆一個茹素,一個是美食評鑑家。任何聚會只要有他們參加,就會熱鬧有趣。秀麗姊說話語調清晰、條理分明,對事情又充滿體恤心。每次參加她主持的活動時,都讓我倍感溫馨。邵玉銘姐夫總會在活動最high 的時候,帶領大家高呼口號:「基金會萬歲,萬歲,萬萬歲!」

林志炫自稱是癌症基金會裡最會唱歌的董事,沒有人敢否認這件事(現在有了彭佳慧加入基金會,林志炫改口為:最會唱歌的男董事)。我還記得數十年前,王正旭問我:買『優客李林』的唱片沒?那是我第一次聽到林志炫的名字。我們一家四口都喜愛他的歌聲,他的唱片及演唱會我們都沒有缺席過,但從來沒想到過會和他面對面的說話。有一次,我在開車時,聽到有人唱『離人』這首歌。我說:「這誰唱的啊?竟然唱得上氣不接下氣的?怎麼和我平常聽的不一樣?」我的孩子們大笑,說:「你平常聽到的是林志炫唱的,當然好聽啦!」
我不相信同一首歌,怎麼可能不同人唱起來會差這麼多。一回到家,就馬上拿出林志炫的CD播放。天啊!唱得真是好!
我告訴林志炫這件事,他謙虛的說:「是上天賞口飯吃!」

黃華齡女士是從不缺席的志工和董事。華齡姐不只捐出自己的時間幫助基金會,也全數捐出先生過世時的葬儀禮金。她總是輕聲細語、笑臉盈人。基金會需要人幫忙時,她就一定出現。那天知道她的年齡後,我才發現凍齡的最好方式並不是花錢美容,而是快樂助人。

簡呂明月女士和簡先生是我們很敬重的夫婦。他們總是穿同一式的衣服,一起當志工。簡媽媽曾說:「如果基金會當月的捐款少,我就去打個小牌,賺點小錢捐給基金會。」簡爸爸笑瞇瞇的看著她。他們教導大家快樂夫妻相處的法則,就是認同並且欣賞對方所做的一切。

林青蓉說話簡潔有力,常常正中要害。那天,『希望在路上』的電影開演典禮,由她擔任主持人。典禮前,正在等著蕭副總統前來時,青蓉坐我旁邊。我向她道謝,謝謝她百忙中還義務前來幫忙。她說:「沒能力捐錢,就捐時間吧!」多棒的一句話!

我和楊岳虎先生是在診所認識的。他的助理羅麗觀小姐是我多年的朋友,她說她的老闆要來看病。第一次見面,我不敢相信眼前這個客氣的優雅男士是璞園建設的董事長。交往多年後,我才知道溫文爾雅的背後,有一股令人無法抗拒的力量。我的鄰居巫太太說:「真的不懂,我先生去勤美璞真看預售屋,楊董只是笑笑的陪在旁邊,沒說半句話。一轉眼,我先生就掏錢買下數億元的房子。」其實道理很簡單,我認為那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。後來巫先生到大陸投資買地,也是請楊董作陪、出意見。同樣的,當王正旭出面邀請楊岳虎先生擔任基金會的董事時,楊先生馬上應允。基金會有公益活動時,楊董總是二話不說,不只自己親自出席,也把璞園球隊帶出來熱絡場面。不僅如此,楊董也贊助了許多藝文活動,提升了台灣社會的多面向(我們夫妻倆就是受惠的一份子,常免錢的去聽歌看戲)。會賺錢很容易,願意拿出來和大家一起用,就不是常人能辦得到的。

我們和莊國偉律師夫婦一起去『瞞著爹創意餐廳』用餐,那是我去過最小的餐廳(只能坐得下8個人,且要3個月前先預約)。聽莊律師談起他們夫妻倆大學一年級的邂逅,到多年後的再次相遇相戀。讓我讚嘆婚姻感情都是緣份,要歡喜接受。

一開始,我不知道黃少華是何許人。只記得他就是那個在聚會時,常會拿出口琴吹奏的人。可是王正旭對他佩服得不得了,我當他是打球打得好過王正旭吧!多年後,我才知道當基金會缺錢時,他總會張羅到足夠渡過危機的費用。我也發現他是個極有效率的實踐家,舉凡到偏遠地區設置電腦教學、在都會區教銀髮族使用平板電腦、甚至幫助八十多歲的老攝影師柯錫杰到澳洲圓夢,他都樣樣輕鬆完成。

多年前,我和家人在三井料理美術館用餐時,遇到了陳俊宏先生伉儷。陳先生和我們的鄰居高先生是多年的好朋友,王正旭只要聽說可以和他們一起去打球,假日時間再怎麼早都會爬得起來。
用餐當中,陳先生過來致意,同時很客氣的問我:「可不可以順便看個皮膚病?」就著餐廳昏暗的燈光,其實什麼都看不清楚,幸好只是諮詢皮膚的照顧。沒想到,我解說完皮膚的照顧後,陳先生就笑著說:「看病是要付錢的,不然不會好喔。這頓飯就是我的看診費囉!」這是我收取過最貴的掛號費,也是我見過最高招又令人無法拒絕的請客方式。舉一反三,你就知道為什麼陳俊宏董事長經營事業有那麼厲害了!

我第一次見到連瓔時,心想怎麼會有這麼聒噪的女人?好像一開始說話,就不會停止。癌症希望協會草創時期,員工的流動率是3個月一輪。許多人質疑是連瓔太苛刻,讓人留不住。這麼多年後,大家才瞭解其實是求職者認知錯誤。大家以為來這裡工作就是接接電話,好言安慰病人兩句,準時上下班,輕鬆愉快?結果上班後才發現:每天工作量多到無法下班,假日常常要辦活動,根本沒得休息,平時不僅要絞盡腦汁想點子,還要節樽開銷,以免日不敷出。連瓔的錯誤是以為大家都和她一樣:以基金會為家,日以繼夜的以工作為樂。直到最近這幾年,存留下來的員工都已經認同捨己為人的基本教義,也都從工作中得到自我肯定。流失率才驟然減低。
民國95年,連瓔陪朋友來找我看病,順便脫下鞋子,請我看看她的腳底。我一看,脫口就說:「天啊!惡性黑色素瘤!」馬上寫了轉診單,安排她到長庚醫院作切片檢查。心想,這下子可完了。癌症希望協會少了她,看怎麼辦?長庚醫院皮膚科的陳建勳醫師也很緊張,趕緊幫她動手術切除。手術後,我打電話到協會關心她的傷口。沒想到她竟然紗布彈繃綁一綁,為了協會的活動就這樣的外出工作了。謝謝老天爺的幫忙,不是惡性的瘤塊,傷口也沒有發炎。她仍然是那個讓人又愛又怕的蘇連瓔。

每次有事,打電話到基金會,我總是直接就掛到李素媛的分機。和她說話會覺得安心,麻煩她處理的事一定會安排妥當。平日我常常把事情兜攬著做,因為我總認為我做得最好。認識素媛以後,我就不再自己操心了。

有一天晚上,我因故到基金會拜訪。看到戚繼玲還在為民眾衛教本校稿。問她為什麼還不回家?繼玲告訴我,她加入癌症希望基金會工作後,更珍惜生命。這份工作讓她生活過得更有意義,她想多花點時間多做點事。是她讓我起動了這句話:「讓生命變得不一樣!」

謝政毅聰明絕頂反應機靈,侯明鋒氣度宏大做事明快,陳志毅明察秋毫實事求是,洪志宏條理分明辯才無礙,成佳憲心思細膩精明幹練,陳啟明溫文儒雅刀法如神,潘純媚慈眉善心桃李春風。

而王正旭只會靦腆微笑;面對大眾演講,常常不知所云;趕時間想要抄捷徑,就會走錯路。認識他的人都想不出,這麼一個單純的人,怎麼能帶領癌症希望基金會的同仁,面對這麼錯綜複雜的環境?

40年前,我們兩人都是長庚醫院的實習醫師,常常要搭醫院的交通車上下班。當時醫院規定穿醫師服的人可以先上車,所以在擁擠的上下班時間裡,我們都可以先舒服的坐在椅子上,而晚上車的醫院員工就得一路從林口站到台北。王正旭總是叫我坐進去一點,再把最靠近他的人拉來一起坐。年輕氣盛的我,下車後總會嘀咕他濫好人。只要等下一班車就好了嘛,誰教他們要擠上來呢。他的想法不一樣,他說:「如果能幫人一把,自己委屈一點又如何?」
這麼多年來,他的頭髮白好多,皺紋多好多,體力也不如以前好(現在常常下班一回到家,倒在椅子上就睡著了),唯一沒改變的是他對人的態度。也許是他的真誠,讓人原諒了他的平庸,進而樂於幫助他,也完成了癌症希望基金會的使命。

謝謝大家造就了這個平凡人,讓他的生命變得不一樣!

後記:這篇文章的原稿寫於2011年5月,並刊載於皮膚科醫師說故事-1。
2020年8月16日中午,我與正旭在角角藝廊,舉辦癌症希望基金會夏日聯誼活動。當天,我看著這群一路陪著走來的好友,再重看當年寫的文章。心中既是感慨,又是感動!今天適逢正旭生日,我將好友們的照片一一貼在文章的段落裡,一起回味這麼多年來的心路歷程!

註解:2002年2月,一群專業的醫師、護士、癌症病友及家屬,僅憑著一股為罹癌家庭服務的信念,以「希望」為名,組成了「癌症希望協會」。當時由謝政毅醫師擔任首任的理事長。2004年5月,因謝醫師出國進修,改由王正旭醫師承接理事長一職,並帶領團隊至今。2011年9月,為了幫助更多的罹癌家庭,更名為「癌症希望基金會」,並由王正旭醫師擔任第一任的董事長,一直服務到現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