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這個字眼去形容自己的秘密花園,好像有點不倫不類。可是看到滿屋子的『時間記憶』與『情感珍藏』,忙碌的正旭幾乎是只有在打開這扇門的時候,才會露出放鬆的微笑。

入門口掛著的是我們的珍藏,這是席慕蓉老師的畫作。左邊的噴水池子(台灣雕刻家的作品),是在日月潭涵碧樓買的。右邊的花瓶是居禮名店邀請英國陶藝名家,來台親筆簽名販售的。

很有趣的,入門口的色調與最裡面的閨蜜香閨相似。

左邊這座龐大的OSIM按摩椅是2006年,診所搬遷到80巷6 弄7號時,購買的。當時以為看診過後,可以躺下來休息,結果從未有過這個機會。後來還放到角角藝廊,以為陪女兒作畫時,我們老人家會用得上。結果真正躺在上面休息過的人,只有郭東緒的太太惠琦(她陪東緒從美國回台灣,參加懷恩中學的同學會。因為時差,太累了而不支倒地)。現在,OSIM的按摩椅終於安安穩穩的放在名廬的香閨裡,使用最多的是正旭!他週五下午在台北看診,門診結束後,就是他在的名廬的HAPPY HOUR。

↑最讓我驚訝的是,16歲高齡的按摩椅,竟然操作如常。

↓鋪在地上的這張綠色絲毯,是1992年到美國西雅圖拜訪我們敬愛的長輩STARR醫師時,扛回來的紀念品。

↓1989年STARR醫師受聘到長庚醫院,指導腫瘤科的年輕醫師,也因此與我們結下不解之緣。1990年我們還一起去德國參加全球腫瘤科醫師會議。也在他的建議下,經歷了一生難忘的『Romantic Street』旅程。

【維基百科的註解】浪漫之路『Romantic Street』是旅遊公司在1950年代創造的一個名詞,用來描述德國南部從符茲堡到菲森的一條旅遊路線,全長約350公里,沿途文化景觀豐富多彩。

↓右邊踩在地毯上的那隻麋鹿,是我最愛的動物之一。那是2016年10月,阿甘及中男到歐洲旅遊時,專程用皮箱托運回來的紀念物。阿甘說她一看到這隻麋鹿,就認定是貞乃的。

在香閨裡還有一座衣櫥。

↑櫃子的年代不可考,但它溫潤的質感與色調,讓我們一直保有著它。
櫃子上的音樂花飾是2017年4月到日本北海道旅遊時,在小樽買的。
2017年4月,與一群好友到日本北海道旅遊。滿滿的美好時光,竟然不知要從哪一處下筆。先註記這張歡樂的團體照!

↓衣櫥旁還有一個玻璃櫃。原本年久失修,玻璃都破了。沒想到藉著這次的房屋整理,連玻璃櫃也換然一新。裡面放著『品杯會』國彬送的厲害玻璃杯,以及馮宏從美國寄來的美麗杯盤。最下層是二十多年前在馬來西亞檳榔嶼購買的錫製物件。

↓香閨最裡面的石頭桌,連同右邊的白色沙發椅是1998年8月3日,診所開業時,買來放在我的辦公室的。這麼多年後,小馬與我的樣子都不復當年,但桌椅仍是同一個樣!

桌上有幾個紀念物,也得記錄一下!

↑左邊白色的桐花飾品,是2017年2月與monica一家三口,在日月潭雲品酒店結緣的紀念物。我承接了2017年5月在雲品酒店,舉辦懷恩中學1972屆畢業45年的同學會。我與正旭利用2月11日的週末假期,到雲品酒店勘查場地。承辦此次聚會業務的是金龍永盛旅行社的張莉明副理monica,她也藉著家庭旅遊去踩線。完全沒預期的情況下,兩人在雲品酒店喜相逢,也一起考察兩天一夜的盛會流程。我們印證了有緣份的人,總是會聚在一起。

後方那束美麗的捧花,是大學同學黃珠玲從日本寄來,慶賀名廬重新啟用的紀念物。

靠窗兩側的層板,也同樣堆疊了人生的記憶。

↑這白色的圓球,裡面可以放蠟燭,透出來的光線美麗極了。這是心媛及雲鐸2015年6月去德國旅行時,用手捧著拿回來送我的。

↑這兩個布粽子是悅怜手工縫製的,美好的物件一定要在名廬佔有一席之地。

↑這款限量玩偶,是秀英請人去東京迪士尼搶購回來的。

回到大廳。

↑左側的大書櫃是1992年,請木工師傅(師傅是長庚醫院張承能醫師介紹的)到林口醫護社區的宿舍裡,親手將一塊一塊木板銜接而成的。神經外科張承能醫師當時住在同一棟的三樓(我們住二樓),大家從年輕時,就是鄰居也是好友。離開林口醫護社區時,當然也要帶著這座大書櫃同進退。

這麼多年來,大書櫃都是擺著書本,現在每個隔間都存放著人生記憶。

↑我很愛看書,有了孩子之後,我更喜歡看『童書』。傻鵝皮杜妮、野獸國、母雞蘿絲去散步、佳佳第一次上街買東西、莫里斯的妙妙袋、…,幾乎都朗朗上口。其中,『雪人』這本書,更讓我印象深刻。我的兒子一直到近三歲,都不肯講話。大家都擔心會不會因為生產時間過久,傷了腦子?以母親的直覺:他只是不想說我們的話,並不是腦筋有問題,但我拿不出證據。我們母子一向一起唸童書,『雪人』這本書是一個字也沒有,全憑畫作來述敘故事。我們一頁一頁的看著,當翻到最後一頁,看到雪人融化時,我的兩歲兒子竟然哭了起來。霎那間,我知道他絕對是高智商的孩子。

↑日本進口的小玩偶總是裝在紙盒裡販售。紙盒外觀都同一個樣,所以若想全數收藏,可能就得買很多很多個,也甚至可能都無法湊齊。這五個女孩各個造型特殊,我與女兒都相當喜歡。站在販售的架子前,一整排的紙盒,到底要挑哪五個?我以手秤重,憑感覺找出五個不同重量的紙盒。回家後打開一看,果真全數購齊。第一次,感受到女兒對我佩服得五體投地。

↑「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」,因為swarovski 施華洛世奇的水晶製作精細。我也把他們擺在台子上。

↑這四座會動的玩具,是好友林文進&施聰杏夫婦「惠台公司」進口的商品。我們購買時,其實還不認識他們。但很佩服林文進賢伉儷的眼光。

↓打球成痴的正旭,到處放著他的豐功偉績。

但他最驕傲的,可能還是下面這一個!

↑從未想到過的疫情災難,竟然延續近三年!身為醫療人員,最了解、也最感謝全民一起度過難關!

↑時鐘是女兒唸藝術研究所的時候,用的。旁邊的小人偶是在婕沛日本委託行,買的。

↑左邊的立體紙人偶是女兒2019年的作品,中間的三隻運動小豬是收藏多年的磁鐵。下方的胖太太是警告標誌!前方的拼裝玩具與下圖的,都是同一家商品。

↑多年前,進出美國時,總會在免稅商店帶一兩件回家。大家都以為是孩子的玩具,其實是我的。

↑這是我的日本女兒藤真丹,2022年5月,送給我的母親節禮物。一次購足,不必用手去秤重量。呵呵!

↑這兩隻『帶路雞』是張献崑醫師夫人王美芳,2022年10月為女兒筑芫出嫁時,親手縫製的作品。精湛的手藝與母親的心念,緊緊的拴在一起。

↓大廳的最前方,原本是電視櫃。現在擺的是更重要的物件。
右邊擺放著女兒當年參與國立藝術大學,校外參展的作品『北投公寓』。作品簡介很熬口:『濃縮心中的北投印象作為基底的模型公寓』

↓中間的美女雕像,下方原本是用水晶堆砌而成。雖然水晶紛紛鬆脫,但不減其美麗的外觀。我放了一盆乾燥植物,也不違和。

↓最左邊是顆大石頭,紋路美麗,好似山水畫。

↓大廳的右側,平時是這樣的。

三個拉門一推開,就出現這個陳列室。

有幾樣紀念物值得一提。

↑這是琉璃工房出品的Q版12生肖,每隻動物都笑嘻嘻的!

↑2022年,藝術家眼球先生製作了這組『希望絲帶』,作為癌症希望基金會創立20週年的紀念。我趕緊搶購兩組,作為永恆的紀念。

↑這雕刻像是一本翻開的書,材料是花蓮的玫瑰石。也是正旭第一次自己買了這麼貴的物件。原本我們都笑他是『旭旭第一次上街買東西』(套用童書『佳佳第一次上街買東西』),總覺得他是被騙了,買了不值幾文錢的東西。哪知,練氣功有成的馨元用手一指,竟然手指被石頭的氣場引導顫動。嚇得大家趕緊對正旭及玫瑰石尊敬起來!

沿著展示架往右邊移動,這一區是女兒很嫌棄的茶水間。這兩個惠而立的白色櫃子已經有近30多年的歷史,連插座都還可以使用。當然是要算記憶的一部分!上面也擺滿了紀念物。

↑我感謝台大醫學系秘書洪蘭欣的諸多協助,反而讓她送了這套饒富意義的杯盤組。

↑捨不得用的星巴克熱水瓶。2018年12月21日,在日本浦田區購買的佳節限量商品。

↑2017年4月底日本北海道旅遊時,悅怜在當地買來送給每家一本,很特別的貓月曆。一共有31頁,可以每月週而復始地使用。

↓走道旁的玻璃櫃,從一開始的擺放到現在,已經換過好幾輪。

裡面放滿了好友們存寄的人生紀念珍藏。

↑第一排的是Q版的水晶恐龍,後面站著中國的龍。更後面的是抓著氣球的小熊。右邊的年度紀念羊咩咩,站得高高的監督這一切。

↑右邊的銀色器皿,很有趣。H君很少送禮物給女生,可能怕引起誤會。當時,他快速的將此物交到我手上,僅說:「這個很厲害,隨意變化造型。你自己看著辦吧!」把『勿忘我』的水晶花瓣,插在這銀色的器皿上,我覺得是相得益彰!

↓那隻米色的茶壺是T君珍藏多年的茶壺。他一再的的交代,只能泡同一種茶。我先把它收在櫃子裡,再想想要讓它專喝哪一種口味?

↓2018年的名古屋之旅,永生難忘。元芝精挑細選的『九谷燒』,當然也要全數放在櫃子裡展示。

↓國彬送給我們這幅畫已經很多年了,終於找到足以匹配的所在。

↑與畫作同一層的是喝清酒的玻璃杯,一直期待有一天,大家圍坐著,用這些美麗的杯子喝酒。酒杯是趁著婕沛委託行年度清倉的時候,趕緊下手的。

↑第一排,排排站的是Q版的水晶12生肖。右後方的「MONEY CLIP」是國彬送給正旭的65歲生日禮物。放在櫥窗裡,每天看比較實在。

另外一個可愛的小物件,也是國彬送的。

↑2016年9月,我們兩家四個人一同去沖繩旅行。這是他送給我們的結婚30週年禮物!有趣的是他與正旭都不記得這隻鴨子,反倒是我與悅怜感動得不得了!

↑鑲在盒子裡的水晶牛,是網誌文章「愛的分享會」的標誌。

↑施華洛世奇的各式贈品竟然擺放起來,也是這麼好看!

上面的三連畫作是女兒在東海美術研究所的作品『夜行者』

↑下方是國彬與悅怜送給女兒的『跳舞女孩』。

↓與女兒有關的紀念物,還有幾米的隨性作品。感謝他在女兒擔任高中校刊社社長期間,接受訪問,並且鼓勵了這些文青。

以及,種在外面陽台,每天曬太陽的仙人掌。榮峰畫室是女兒繪畫的啟蒙教室。女兒在角角舉辦第一次的個展時,榮峰畫室深知女兒習性,送了一大盆的仙人掌來慶賀。我請園藝梁先生分株一小截,成功後,小盆子拿到名廬的陽台放置。

二十多年前,為了孩子上小學,從林口的醫護社區搬遷到台北市。

大廳最裡面,靠窗的是一長條的桌面,當時全家四個人一個挨著一個,就坐在這條長板桌前,念書寫作業。現在改為放置紀念物的窗台。

↓這是Marin 一家致贈的2022年喬遷之喜。

↓正下方的四個磁盤是四個閨蜜在我行醫35年時,送給我的紀念物!網誌文章「國王餅的紀念日」有談到這件事。

↓右邊是素貞&中文送的鑲金玻璃碗。

↑左邊是我喜愛的日本水彩插畫家岩崎知弘的瓷盤。

↑這四件組是琉璃工房的作品。

↑當年住在名廬的時候,非常幸運。2001年參加施華洛世奇水晶年度抽獎,抽中第一特獎!這是我抽到的孔雀雕像,全球限量10000件的第4488號。

我喜愛吊飾,處處掛著美麗收藏。

↓這是SWAROVSKI非常少見的作品,當年很幸運的買到。原先不知掛哪裡好,一直放在盒子裡。9年前,角角藝廊開張時,掛在入玻璃門入口。現在移到名廬閨蜜房的角落,非常美麗!

↓這是我與正旭到美國舊金山拜訪張步良教授伉儷時,在漁人碼頭購買的。

搖晃時,它發出的清脆聲,就好像聽到張步良教授在對我說:「人生最珍貴的,就是美好的回憶!」

↓這是與懷恩中學的好友們到北海道旅遊時,購買的。古拙的造型,令人愛不釋手。終於找到好地點,掛了上來。就在廚房門口!

↓廚房陽台的牆上,坎著恐龍的壁燈。我珍藏了好多年,一直不知道如何掛出來。這次藉著重新整頓房屋,請水電師傅張輝勝先生幫我完成心願!非常感謝。

↓這個入門口的猴子掛勾,我也放了好幾年,終於找到了安置的處所。

↓1999年921大地震的當時,我們以為廁所的區域最安全,全家抓著枕頭,搖晃中驚慌失措的跑進客廳旁的洗手間。女兒坐在馬桶上抱著枕頭,兒子與我蹲在旁邊抱著她,我們的頭上也頂著枕頭,正旭站著、手撐著牆壁,擋在我們的上面。我們不知搖晃了多久,最後一切都靜止了,放在入門口的座鐘也許是受到驚嚇,從此也停止走動。

雖然是老房子,還經歷了這麼嚴重的搖撼,竟然架上的物件都沒有傾倒或損壞。管委會請專家總檢查,整個社區只掉了幾塊磁磚!

我們從1996年入住,2002年搬離。搬遷的理由是因為老房子沒有停車場。但也因為搬離,才得以維持舊觀。原來的架構幾乎都完好如初,重建工程主要是把腐朽的地板及遭受漏水污漬的天花板,更換重整。

謝謝小馬引介他的好友陳進祥;謝謝陳進祥的團隊翻新了舊屋,使用的材質還能沿用至今;謝謝許進士的生格設計公司讓名廬舊宅重新賦予了新生命。謝謝在我生命過程中,引導與幫助我的所有人。

↑這四座雕像是二十多年前購買的。不經意的選購,卻意外的巧合。
愛搞笑的正旭、當了麻醉科醫師的兒子、以繪畫為使命的女兒,以及享盡人生樂趣的我。

我盡力幫生命中的點點滴滴做紀錄。翻開記憶簿,盡是無盡的感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