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畫家王述而小姐參加2013年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繪畫比賽的得獎作品

王貞乃皮膚科診所 院長 王貞乃醫師著作

      許多年前,有個年輕男人到治療室敲門,護士應門,問道:〝醫師要你來做什麼治療?〞

     〝是小弟弟啦!〞

      〝小弟弟?有多小啊!〞護士探頭出去,習慣性的找小孩子。奇怪,門外並無小孩在等待啊?

      〝是那個地方啦!〞男人面紅耳赤的指指自己的下身,原來〝小弟弟〞是陰莖的別稱。

      這麼多年後,同樣的事仍持續在發生,病人們不管男人、女人、大人、小孩,絕大多數的人都用〝那個地方〞或是各式各樣的名詞,來代表這〝重要的三點部位〞。可是我實在想不懂,既然你會說〝手指頭〞,為什麼就不能大大方方的說〝乳頭〞?〝龜頭〞?如果你會對我說〝臉皮〞在癢,為什麼就不能也很稀鬆平常的說〝包皮〞處發紅、會癢?〝嘴唇〞和〝陰唇〞是同樣的生理結構,可是出了問題時,後者卻常令人難以啟口。膽囊發炎讓人痛得要死,陰囊溼疹則讓人癢得坐立難安。膽囊一痛,病人會立即找醫師想辦法;可是大多數的男人對於自己的陰囊溼疹都羞於出口,更不要說去看病了。膽囊和陰囊一樣都是皮囊,出了問題就應該解決,有何可恥?

      不僅開口困難,給醫師看病更難。我常遇到五、六十歲、或是更老的婦人,來看臀溝及股溝處的念珠菌感染。她們常是因為這些地方發紅糜爛得太嚴重了,受不了了才來看病。

      〝為什麼等到這麼嚴重了才來看病呢?你不癢嗎?你不會很難受嗎?〞

      〝我已經忍了七、八年了,常常又痛又癢的無法入睡。若不是聽人說你是女醫師,我也不敢來看病。這種部位怎敢隨便給人看!〞

      我實在搞不懂都是光著屁股生小孩了,露出這個部位看病,哪裡不一樣?這麼簡單的皮膚病,任何一個皮膚科醫師看一眼,就真相大白,擦擦藥就沒事了。竟然有這麼多的人因一念之差,痛苦了七、八年?

也有許多病人一進診室的門,就拿出手機想要出示〝會害羞的部位〞給我看。還說:〝不好意思脫下褲子給你看!〞如果皮膚科醫師只憑病人口述,或者明明病患就在眼前,卻未親眼看到病兆處。那麼不好意思的人,應該是這個皮膚科醫師,因為他沒有盡到醫師親力親為的責任。同樣會癢會紅的皮膚病變,鑑別診斷從過敏性濕疹,黴菌感染,細菌性發炎,到皰疹病毒,不一而足。皮膚科醫師的訓練就是一眼看穿,對症下藥。

     從小就教育小孩說正確的身體名稱,不僅日後可以避免就醫時的尷尬,更可讓性教育推展時更自然。如果成年人的心態或表白曖昧,小孩們當然就有樣學樣的胡亂成長。

      下次請不要再說:〝小雞雞〞、〝小弟弟〞、〝吱吱窩〞、〝屁屁〞、〝咪咪〞、〝蛋蛋〞、〝捏捏〞,⋯。請拿出畫有身體結構的圖片,指著各個部位,告訴孩子正確的名稱,順便教育你自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