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踏入樂埔町,仍會一再的瀏覽這用心佈置的環境,感謝他們承擔保留歷史的重任。

掛在橫梁上的絲巾,是我最愛的角落。看著自然優雅的色彩,心靈舒緩安定。感謝曾啟雄老師讓古代的染色技法重現。

不管是放在戶外的那隻木頭片堆砌而成的鹿,或是放在室內的這隻鐵鹿。都會讓我駐足想像,創作者邱承宏老師當時的思維。


與樂埔町結緣,要感謝車利與孟驥的介紹。
2021年2月12日,辛丑年正月初一的晚上,我們坐在當年第一次探訪樂埔町的同一個位置。睹物思人,我們之間一幕幕溫暖的情誼,一直在身邊翻轉。

店長金聖說:過年時節,菜色的設計當然要有所不同!
看看今晚的菜單

肚子餓了,先上麵包,暖暖胃。別處吃不到的配方奶油,總是要舔得乾乾淨淨。

胭脂美滿。用的是胭脂蝦塔塔,白色的是法式酸奶,綠色的葉子是山蘿蔔葉,以米餅盛著,捨不得一口吃下。

吉慶有魚。過年當然要有魚,今天用的是青魽,上頭撒上番茄紫蘇梅,下方是好吃的番茄澄清凍。

山珍海味。茄子鋪在下面,中間是海膽,上面是炙燒過的羽衣甘藍。

主廚特別招待的爆米香,這是用台東池上冠軍米做的。

百年好合。古樸的碗內,上頭擺的是蓮藕與百合根,下面藏了一塊絲豆腐,淋上馬告雞湯,才算大功告成!

魚躍龍門。上頭放了綠竹筍,大根及海葡萄。蛤蠣高湯打成泡沫的下方,有塊超厚實的海鱺魚。

豐腴寶鴨。用的是鴨胸肉,搭配蘆筍與菇。紅色的醬汁是洛神花泥。

丑牛藏壽。這是牛小排搭配地瓜泥,及馬鈴薯做的麵疙瘩。

賓主盡歡。台東池上冠軍米配上冬筍與毛豆,原本就超好吃的。過年加菜,上面擺了烤烏魚子!

花開吉祥。盤上擺的是風鈴花、蛋白片、桂花慕斯及金棗凍

柿柿如意。乍看下,以為是烏魚子。原來是卷了酸奶的柿餅,上面還灑了檸檬皮。

最後,當然要端上養生牛蒡茶,成就了牛轉乾坤!

每次用餐,必點的甜白酒,也得幫它紀錄一下。

座位後面的書架,也處處是驚奇!

連筷子架都這麼有趣!

期待來年更美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