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,第一次聽到「羅盛典」這個名字,是出自正旭的口中。正旭說:「羅盛典是高雄長庚醫院的耳鼻喉科醫師,專攻鼻咽腔的癌症醫治。他願意參與癌症希望基金會的事務,我們實在太幸運了!」我很少看到正旭這麼開心地介紹新朋友。

根據我的觀察,會參與公益活動的人一定得有唐吉訶德的傻勁,否則無以為繼。我看過太多口口聲聲願意奉獻心力,後來不了了之的善心人士。所以,我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。

2018年,羅醫師在高雄長庚醫院發起「快閃活動」,連結3百多位醫護人員,透過快閃演唱,凝聚向心力,展現全院動員的力量,共同關懷及照護癌友。在沒有彩排的情況下,大家一起現身高雄長庚醫院一樓大廳,將白色巨塔轉換成音樂會場。全體人員以歡樂的氣氛,表達對癌友及家屬的支持。演唱六首合唱曲,最後高喊:「醫病攜手、癌症遠走!」

影像上傳到國際抗癌聯盟UICC的總部,引起轟動,並且獲得UICC官網特別報導。成功地將台灣品牌「癌症希望基金會」,掛上世界舞台。

【UICC國際抗癌聯盟的說明】
國際抗癌聯盟(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,縮寫:UICC),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非政府組織,有來自172個國家的1200多個成員。「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基金會」也是成員之一。

尤有甚者,2019年歲末,與高雄長庚醫院合辦的「聽希望在歌唱」活動中,羅盛典與星際大戰的迷們穿上「太空戰士」的衣著,引領大家前行。讓我看得目瞪口呆,不敢相信一個年輕醫師的信念可以影響得那麼深遠!

2021年,疫情嚴峻當下,人心惶惶,人與人之間有了隔閡。羅盛典醫師發起傳「愛Will癌友關懷挑戰賽」影像檔,到YouTube,喚起人們注意。

我有試著學做手勢,但太難了。我心想這個年輕人也未免太有活力了!

2022年底,正旭說:「為了喚起人們對淋巴水腫的關注,羅盛典與他的麻吉弟兄楊家森醫師,要從基隆長庚醫院開始,一路騎到每個地區的長庚醫院打卡,最後回到高雄長庚醫院。預計五天,騎車515公里。」

正旭接著說:「我們要陪他們從台北長庚醫院,騎到癌症希望基金會在臨沂街的希望小站。」已經四十年沒騎過腳踏車的我,直接拒絕。

「太瘋狂了!風這麼大,天氣那麼冷,路途那麼顛簸。不要命啦?」想著515公里,我就不寒而慄。

正旭很嚴肅的說:「 他們都是有學養、有頭腦的年輕人,除了專精本業,平日更是努力運動健身。整個活動的路程規劃及配備,早就籌備多時。他們透過這個活動參與『世界淋巴水腫日』,將台灣再次送上世界舞台,是很棒的信念!」

這是羅盛典&楊家森兩位醫師,5天的路程表。2月28日搭高鐵北上,夜宿基隆。3月1日一早,從基隆長庚醫院出發,騎自行車到每個地區的長庚醫院打卡。3月5日週日,回到高雄長庚醫院。隔天,週一照常上班!

我不了解為什麼要做『這麼辛苦的事』去喚醒民眾對「淋巴水腫」的認識?

癌症希望基金會安排了2月28日晚上,介紹高雄長庚整形外科楊家森醫師給大家認識。楊醫師以筆記型電腦,報告他這幾年來主導「淋巴水腫」治療的心路歷程。他說:「全世界罹患淋巴水腫病人平均每30人就有1人,已開發國家約有2成乳癌及4成婦癌病人在接受治療後,罹患淋巴水腫。造成淋巴水腫的原因除先天性因素外,後天則常見於癌症病人,如乳癌、子宮頸癌、子宮內膜癌、卵巢癌等婦科癌症或男性的攝護腺癌、睪丸癌等;主因為手術切除淋巴結或經放射線治療後,造成淋巴途徑破壞,引發淋巴回流受阻進而產生淋巴水腫。」

「淋巴水腫」會怎麼樣?你看過大象腿嗎?如果兩隻腿相差4倍的直徑,你走得動嗎?如果手臂及手指腫得跟麵團一樣,你有辦法取物做事嗎?以下是楊家森醫師提供的兩則接受『超顯微手術』的前後紀錄。

看到楊家森醫師將阻塞的淋巴循環另闢管路,以超顯微手術將淋巴管接到靜脈。治療前後,天大的差異,徹底改變了病患的命運,也讓我震驚不已。

40年前,我剛進入長庚醫院皮膚科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,曾見過一例先天性陰囊淋巴水腫的病例。水腫也就算了,卻因為穿褲子或走路摩擦,陰部皮膚常常摩破導致淋巴液外滲。這個英俊的中年男性常年褲底貼著夜用衛生棉,以免外褲濕透尷尬。他生不如死的絕望表情,讓我印象深刻。真的是生不逢時,如果當年能有淋巴管的顯微繞道手術,這名男性的命運將截然不同!

我自1982年開始擔任皮膚科醫師,40年來,我知道有血管繞道手術,可以治療各種血管栓塞。但這是第一次知道:可以將細如髮絲的淋巴管接到靜脈,改善淋巴水腫。我終於知道這兩位醫師的用心了!如果連識人無數的皮膚科醫師都不知道台灣有這麼高水準的醫療,更不必說普羅大眾了。所以,透過穿越500里的騎車行動,讓大家知道「淋巴水腫」有解,真的是用心良苦!

但是,為什麼是從基隆長庚醫院開始,一路沿著長庚醫院的布點,騎到高雄長庚醫院呢?羅盛典醫師說:「因為我與楊家森醫師都是長庚系統訓練出來的,這有著傳承的用意!」

從台北長庚醫院繞到臨沂街的癌症希望基金會『希望小站』,除了羅盛典醫師是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董事,當然要『路過』。其實最重要的,是許多癌症病患接受手術治療後,「淋巴水腫」反而是他們要面對的另一個困境。這個騎車活動,就是要提醒民眾勇敢面對,接受有效性治療!

【淋巴水腫的說明】
有「淋巴水腫」問題的病患,過去是因為寄生蟲感染的因素居多。
許多人可能沒聽說過『淋巴水腫』這個名詞,但可能都看過『沒卵頭家』的文章或電影。『沒卵頭家』榮獲第一屆聯合文學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,作者是王湘琦醫師。內容談的是漁民感染血絲蟲,導致陰囊水腫,陰囊大到無法工作,不得不切除而引發一連串的事件。
現在「淋巴水腫」則多是因為癌症開刀,切除淋巴結導致的淋巴水腫問題,情況更甚以往。許多人以為「淋巴水腫」就是開刀後的宿命,只得默默忍受上臂水腫(乳房開刀)或是下肢水腫(腹腔病症開刀)。

【500公里不讓你獨行,我們一定要相送】

2023年3月1日,羅盛典及楊家森,兩位醫師從基隆長庚醫院啟程。癌症希望基金會在董事長王正旭的帶領下,齊聚台北長庚醫院,迎接他們到來!

9點多,癌症希望基金會的騎士們騎著租來的YouBike,護送羅盛典&楊家森兩位醫師騎上台北街頭。我也跳上葉北辰的汽車,開始幫他們紀錄過程。

他們沿著敦化北路、南京東路、一路騎到臨沂街。

沿途有四個狗仔,一路跟監。兩個騎摩托車,兩個開車的。每到十字路口,我就趕緊跳下車,守在對街,抓取最佳鏡頭。最後回到臨沂街,我們四個人都覺得當狗仔真辛苦!

位在臨沂街的癌症希望基金會『希望小站』,早已拉上布條,等著大家衝鋒!

這是『騎車500里』第一天上午的行程,帶著大家滿滿的祝福與期待,兩位勇士繼續上路!

雖然說:「千山我獨行,不必相送!」但這麼重要的人生記錄,我們怎麼可以缺席?!

【後記】
2023年3月5日,羅盛典&楊家森艱辛完成515公里,平安的回到高雄長庚醫院。第二天,好像沒發生什麼事的,兩人又一頭栽入醫療工作,繼續為病患服務!

【淋巴疾病手術卓越中心】的說明

高雄長庚醫院在王植熙院長的支持下,整合各專科,組成以淋巴水腫病人為中心的醫療團隊,並於2019年8月成立「國際超顯微淋巴水腫治療中心」,提供更完整的醫療服務。主要由整形外科楊家森醫師、麻醉科吳紹群主任、放射診斷科林偉哲副主任、復健科李炎諭醫師、放射腫瘤科王友明主任、耳鼻喉科羅盛典主任、林怡君專科護理師及蔡佩羽個案管理師等共同組成。由楊家森醫師擔任醫療團隊主任,並在陳武福副院長的帶領及淋巴水腫團隊的齊心努力,於2021年10月獲得美國的國際非營利組織Lymphedema Education & Research Network (LE&RN),認證為「淋巴疾病手術卓越中心」,為目前全世界僅有的6個手術卓越中心之一。

【旁觀者的心情】
2022年底,我與正旭到高雄參加「聽希望在歌唱」。會後聚餐時,我送給在場的三個男生(何啟功、余明隆及羅盛典),Godiva的兒童限量巧克力。

我說:「男人與女人不同之處,你們沒有閨蜜,卻擁有沒血緣的弟兄!也因為你們心中存有赤子之心,才能力挺癌症希望基金會,從事這些耗時耗力的公益事務。我以認識你們為榮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