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三十多年前,我搭乘長庚醫院的交通車時,開車的司機陳先生對我說:「我常去你們皮膚科,看病拿藥呢!」
我說:「你下次可以找我看病啊!」那時,我年輕自大得很,總以為醫院內的同仁一有皮膚病,當然要找我才對。哪知這個資深司機笑笑的用台語說:「我都是找你的師兄楊鵬志的。醫生緣,主人福!」

▲這張照片是38年前,長庚醫院皮膚科同仁一起旅行時,楊鵬志醫師的全家福。
▼我與正旭也參加了那次的旅行。

當時,我不懂他的話,只是很不服氣。心想那個師兄不過長我三年,平日與人稱兄道弟,人緣好得不得了。可是,他除了愛喝酒,酒量贏過我以外,看病的能力哪點比我強?
後來病人愈看愈多,不盡人意的機會也愈來愈多。明明是對症下藥,為什麼病人就是不滿意療效?而且病況也確實有待改進。可是為什麼換了一個醫師以後,診斷仍是一樣,用的藥也差不多,病人就痊癒了呢?
大家常笑皮膚科醫師:如果三秒鐘診斷不出來,給三十分鐘也沒有用。可是光會診斷有什麼用?你給的藥對不對?你用的藥,效價夠不夠好?病人的胃吸不吸收你給的藥?會不會對你給的藥過敏?他會完全遵照你的處方服用及擦拭嗎?每一個環節相互牽制,錯了一樣,就可能全盤皆輸。可是,更重要的,我發現:光是滿腦子醫療知識,常是不管用的。病人會在意你有沒有留心到他的問題,或是說你有沒有看出在疾病背後的癥結?你關心這個排了好久的隊,找你看病的病人嗎?你的眼神流露出你的想法,同時也影響了病人想醫好疾病的念頭。我終於了解為什麼廣結善緣的楊醫師,會有這麼多喜愛他的朋友及病患。
兩年前,通宵海邊的一個漁民找我看病。他被牡蠣殼刮傷後,除了傷口細菌感染外,還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。下肢的皮膚到處潰爛,難過了兩個月,無法工作。經過我的醫治後,竟然在兩週內,皮膚幾近痊癒。這次,他車禍受傷後,皮膚又呈現與上次相同的變化。他到長庚醫院求醫,才知道我開業了。等到他找到我的時候,已經過了五天。
「這五天來,吃藥擦藥又打針的。可是,我看著傷口一直擴大,又癢又痛,我知道一定要找到你才行。好不容易今天才問到你的地方,我馬上就找人開車趕來。」
他這次因為車禍的關係,到處瘀青破皮,皮膚的過敏反應當然更強烈了。我先給他三天藥,同時要他過年前再回診一次。三天後,他的傷口修復許多,整個人看起來確實輕鬆多了。
「如果沒有你的話,我真不知道會怎麼樣!」這個從小在海邊生活、只會捕魚的漁夫,結結巴巴的說著話。他實在不曉得如何運用語言,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感激。
多年來,接觸過這麼多的病人後,我覺得該感謝的是冥冥中,我們醫病之間的緣份!
(謹以此文紀念已過世的楊鵬志醫師)
【說明】
這篇文章摘自2010年12月出版的「皮膚科醫師說故事-2」。這本書的內容主要記錄了自1998年,我離開長庚醫院,自行開業後的故事。
【後記】
一晃眼,我竟然已經是行醫41年(1982年7月通過甄試,成為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)的資深醫師,而在台北市民生社區也執業25年了。

【回顧】
1985年,長庚醫院皮膚科醫護同仁聚集,合照了這張難能可貴的人生記錄。

【現況】
很湊巧的,今年3月初,我的後輩楊志勛醫師號召老中青三代的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,齊聚在他的診所聯誼。

楊志勛醫師承先啟後,不僅擔任過長庚醫院皮膚部部長,提攜後進;也曾是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,開創國際交流,影響深遠。五年前,他離開長庚醫院,在萬華區開設擁有自己風格的診所。
2023年3月4日週六的晚上,我與正旭搭公車參與盛會。下車後,在路口等紅綠燈時,看著對面的「志勛皮膚科診所」整棟樓房,真的是讚嘆不已。

不僅外牆畫滿了「貓」,屋內更是貓群慫動!

長庚醫院在官裕宗醫師的帶領下,枝葉茂密,擴展全台。大家在楊志勛醫師的號召下,齊聚一堂。


超大的空間,除了桌椅之外,所有聚會需要的物資一應俱全。楊志勛醫師更是從下午就忙著張羅圓環美食:肉圓、四神湯、滷味、鴨肉、酥皮蛋糕、各式排隊商品、…。



正旭也共襄盛舉,在出發前,趕緊跑去緊臨台北長庚醫院的「爵士麵包店」,買了「小黑小白」。他說:「這是長庚人的最愛!」


▼我也見到了久未謀面的護理人員、皮膚部秘書玲卿及後輩醫師蕙菁。很開心的發現,在皮膚科工作的人都依舊美麗!

▼台北長庚皮膚科的資深護理師玉玲,也是正旭嘉義家鄉的同齡美女。雖然已自長庚醫院退休,卻仍繼續幫助在外開業的年輕醫師。

▼林口長庚皮膚科的資深護理師芳靜,說她是看著我兒子長大的。她說:「前不久在醫院遇到擔任麻醉科醫師的小王醫師。他還是跟小時候一樣,憨憨的!」啊!那麼多年的人生記憶,回想起來依舊甜蜜!

▼楊志勛醫師說起承租這棟樓房的機緣(原先是台北市三大酒家之一),也令我感嘆人生緣份。趕緊與他及他的超級助手慧娟合影。

我雖然早李育佳醫師兩年進入長庚醫院,研習皮膚科醫學,但他是我們最早出去開業的皮膚科醫師。其實從他擔任台大學生會會長起,就處處流露過人的膽識與看法。而且他毫不藏私的分享開業技巧,讓我們受用無窮。我曾聽他說起開業後的每天晚上,他都會反省:「今天有說過不當的話,傷害了病患嗎?治療方式有缺失嗎?下次該怎麼指導病患照顧皮膚?該怎麼說他聽得懂的話?」李育佳醫師開業數年後,改變人生跑道,帶著一家大小遠赴加拿大生活。這次專程回來探望母親,我很高興能再次見到他。▼

今年我們的大家長官裕宗醫師八十大壽,合照一張,存留人生記錄。

一期一會!